公文写作的实用之“美”
公文写作的实用之“美”
公文往往和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有所关联,不仅含有真实的信息,而且通过文章的形式向外界传递事物的真实。通过这种方式,对表面现象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规律;对不足之处进行揭示,并提出整改或解决的方案;对矛盾进行剖析,通过联络各方的方式对矛盾进行协调处理;对工作提出要求或进行总结,并寻求新的合作机会。公文不仅向人们传达着真实的信息,而且还为后期的实践提供指导。所以,公文的语言不仅充满着理性,而且反映着客观的真实。本文从内容美、语言美、结构美、材料美四个层次分别阐述了公文写作的实用美,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公文写作的美感。
一、公文承载的事理事实赋予其内容美
(一)内容的实用美和威严美。公文最大的特点是在工作中非常实用。和小说、散文等不同的是,公文所陈述的内容往往和日常岗位工作息息相关,且大多会对工作具有指导性和引导性的作用。公文书写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为了指导、部署和落实相关工作。其制发是在工作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工作的针对性很强。在应用文体中,公文的实用性最为明显,往往是对事物真实的表达,同时也反映了对事物分析和解决的理性态度。公文是因公务而写,所以在撰写时务必做到真实,以便后期指导工作。
(二)内容的鲜明美和单纯美。主题就像是文章的眼睛,通过眼睛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心灵,可以看到一篇文章的内在思想。文学作品中的主题,需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揣摩,通过不断揣摩,才能体会文章主人公或作者的真实意图。但往往这样的理解并不一致。因为看到的虽然是同一个主题,但每个人的揣摩不一样,导致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不一样的观点。公文的指导性和引导性作用非常明显,如果也像文学作品一样,让看到公文的每个人进行揣摩,那势必会形成不同的观点,从而给工作的具体落实带来困难。所以,公文的内容在表达上一定要做到清晰明确,切不可让人猜不透。
(三)内容的规范美和严整美。公文通常是在党政机关内部使用,如果没有固定的行文结构和制发流程,就无法通过公文提高相应部门的工作效率。只有将公文的行文格式、制发流程等进行统一规定,才能让相应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公文相关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解,从而更加高效、准确地落实相关工作。这样一来,不仅体现了公文的规整美,而且还体现了公文的权威、高效、实用等特点。
二、公文金字塔结构呈现的实用美
(一)公文的金字塔结构便于读者迅速掌握。倒金字塔式结构便于受众迅速掌握全篇之精华,满足受众尽快获取最新消息之需求;便于记者迅速报道新闻,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最先发出去;便于编辑选稿、分稿、组版、删节,如在版面不够时,可从后往前删,无须重新调整段落。但它也易于造成程式化、单一化的毛病,而且,比较适宜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突发性新闻,而用它来写非事件性新闻、富有人情味、故事情强的新闻,就不太适合。
(二)纵向横向结构简约平直。公文的结构以其所反映的社会实践为标准,在实际写作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当某一文种作为公文确定下来后,其文章结构也随之固定下来,并保持较长的时间不变。然而,“社会存在方式的差异性,实践的偶然性,个人认识存在的心理因素也同样影响着公文结构的构思,使公文的结构模式在稳定的同时又包含着一定的变异性”。在材料的组织使用上,在段落层次的设置安排上,在虚实的搭配布局上,并由此影响和产生的文章的风骨气势等,都会因为以上的原因,而显现出不同的结构设计特点,从而展示出撰文者自身的特点,使他的写作在充分表达内容的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力度和美感。
(三)固定的结构提高了公文办理效率。公文结构是对欲表现的客观外界事物的逻辑显现,它一方面受到客观事物自身逻辑的制约,同时从深层分析,公文结构的形成又与作者的逻辑思维形式相关联,即作者在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组织安排公文的内容时一般都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之所以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其根本点在于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规律。在这种逻辑思维的指导下进行结构安排,自然表现为一种严密的结构形式。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构。”十分鲜明地提出了文章结构的逻辑问题,既要把握结构的完整性,又要注意全文的系统性,还要研究如何表现其多个层次和侧面,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公文严谨准确平实体现出的语言美
(一)简洁、明快美的表达效果。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造就了丰富的辞藻。每个词语所要表达的事物肯定不一样,每个成语所代表的意思肯定存在差异。尤其是同义词或近义词,虽然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每一个词语都有一个相对应的语言环境。如成语“方兴未艾”是指某件事物正在发展当中,但是还未到真正的理想境界,言下之意就是仍需努力。如果将“事物正在发展当中,但是还未到真正的理想境界”这句近乎口语的句子用“方兴未艾”四个字来概括,语言就会既简洁又明快,用“方兴未艾”表示努力,则更显语言的含蓄、音韵之美。再加上我国人民自古对于美就钟爱,在语言表达方面都会使用成语,从而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任何一件事物离开了真实,所呈现出的美都不是绝对的美。文章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这种真实性也有一定的差异。首先,文学作品具有相对真实性。如《断舍离》中的文字虽然是作者为了达到艺术效果而虚构的,但在虚构文字的背后却反映了作者真实的心理。这些真实的心理反应,往往隐藏在假的故事情节之后。读者只有通过对表面情节的分析,才能获得背后真正的本质所在。其次,公文具有绝对真实性。公文中的事物是绝对真实的,就连公文中的数据等内容也是真实的。如果一篇公文中的事物可以虚构,相关数据可以虚构,相关问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稿
- 09-03(20240319)〔色〕字写作提纲30例
- 09-03(20240314)“于”字型有关排比句大全(40条)
- 09-03(20240314)关于“聚焦”的写作提纲29例
- 09-03(20240320)〔注重〕写作提纲30例
- 09-03(20240314)【排比句大全】“要”字型排比句40例
- 09-03(20240313)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稿件常用小标题
- 09-03(20240315)公文写作“抓落实”,标题、段落、一些短句
- 09-03(20240423)精彩金句分享
- 09-03(20240318)“遇到问题主动研究”“面对任务立说立行”:动员部署类过渡句50例
- 09-03(20240315)关于“职工思想引领”的写作提纲30例
阅读排行
推荐文稿
- 01-24-公文标题太长如何排版(仅供参阅)
- 01-24-公文写作:高手是怎么写段落的?
- 01-24-公文写作必须“咬文嚼字”
- 01-24-公文写作的“开头十法”
- 01-24-公文句序排列的技巧
- 01-24-公文写作:高手是怎么写问题的?
- 12-09实践锻炼类主题提纲汇编(83篇)
- 01-24公文写作“四重门”,如何做到快速入门?
- 01-24-公文写作:送呈领导如何一次性过关?
- 01-24公文写作,从学习模仿,到创新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