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质量推进生态产业化
如何高质量推进生态产业化
生态产业化是生态产品保值增值和价值实现的核心环节,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深度融合、协同推进的关键抓手,是做好生态利用文章、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路径,推进生态农业、环境敏感型产业、生态旅游业等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国生态产业化仍面临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这些难题限制了生态产业化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效能。
生态产业化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
生态产业化深入发展仍在产权制度、产业发展、配套支撑、共享机制等方面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生态资源产权制度有待健全。一是赋权部门不够清晰。生态资源确权涉及的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林草等部门赋权边界不清,同一资源在不同地方存在不同的赋权部门。二是历史遗留问题较为突出。20世纪80年代初,确权因技术受限导致生态资源的四至边界模糊,部分生态资源资产因修建时间较早而缺失确权档案。三是权证信息不够准确。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的数量、面积等信息与实际不符,确权登记颁证争议大。同时,承包人认可度不高,部分承包地因人口流动导致权属信息确认表存在冒签、代签等现象。
产业发展内容有待优化。一方面,产业边界不够清晰,生态产业缺乏清晰的目录和统计监测体系,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的区别还需辨明,如何发挥好生态这一新的生产要素的作用还有待达成更广泛的共识。另一方面,经营理念亟须转变,当前消费群体人口结构变化、消费水平普遍提升,传统的生态产业产品和服务相对落后,同质化、短期化的产业开发现象频现,亟须做精做细“生态+产业”多元业态。
配套支撑体系有待加强。一是土地方面。生态产业化的多元业态发展需求与生态资源的主体功能要求不一致,导致非主体功能业态发展的用地受限,如耕地的主体功能制约其他非农业发展。二是人才方面。生态产业化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资源较为短缺,人才培养储备机制还不健全。三是融资方面。生态产业化所需的绿色金融门槛较高,普惠性不足。四是设施方面。地处偏远山区、海岛等生态资源富集地区,乡村道路、冷链运输等“最初一公里”类的问题依然存在。
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完善。一是利益联结紧密度不够。生态资源资产开发以支付租金为主,经营主体与村集体、农民等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二是开发主体富民意识不足。经营主体对农民利益关注度普遍不高,农民获得的收益并没随着产业发展而增加。三是利益共享内涵不够丰富。目前主要还是集中在利润的共享,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关注较少。
生态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路径
生态产业化的实质,是针对独特的生态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机制,实现生态资源的保值增值,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稿
- 10-122024年支部党员大会会议记录通用版(专题研究活动方案)
- 10-122024年廉政谈话记录
- 10-12乡镇典型事迹材料
- 10-12以明确的权责为基层减负
- 10-12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情况
- 10-12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研讨材料
- 10-12党建创新案例:市推行党组织建在项目上+助推重点项目“加速跑”
- 10-12在庆祝第40个教师节活动上的致辞
- 10-12乡镇青年干部围绕乡村振兴交流研讨材料
- 10-12党支部与党员一对一谈心谈话记录
阅读排行
推荐文稿
- 02-062022年个人政治素质自评材料
- 02-06关于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 02-06领导干部考评谈话材料(20组)
- 02-06关于提高机关党员干部政治“三力”的调查研究
- 02-062023年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施意见
- 02-06对标对表 接续奋斗——研讨交流提纲
- 02-06党委书记参加培训班个人党性分析材料
- 06-042024年度廉政警示教育暨集体廉政谈话提纲
- 02-06课讲稿: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带头学习党章尊崇党章
- 06-04县总工会庆祝2024年“五一”八项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