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汇 gongwenhui.com ,汇集致辞讲话、计划总结、工作报告等优质办公文稿下载。仅供学习,请勿他用!
多个关键词搜索,空格分隔

公文汇编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文汇编

2023年党建理论汇编(30篇)

时间:2023-04-03|栏目:公文汇编|点击:|

 

坚持科学理论指导 始终把握历史主动

发表时间:2023-03-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我们党以理论上的主动把握历史主动的内在机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这一科学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把握历史主动的成功密码、胜利之钥。

坚持人民至上,才能凝聚起把握历史主动的强大合力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角和主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是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只有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充分激发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实践创造性,我们党才能永立时代潮头,不断创造新的历史。

坚持自信自立,是立足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大党大国实际把握历史主动的必然要求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实现强大和振兴的历史进程,都是紧紧依靠自身力量来推进的。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拥有自信自立的精神品格,充满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贯穿着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决心和信心。用这一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今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大大增强,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只要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就一定能够完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

坚持守正创新,为把握历史主动指明了正确方向

创新是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两个结合”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两个结合”做得越好,理论创新之源就越丰富,理论创新之力就越强劲,理论创新成果就越能把握历史主动。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以强烈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开创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格局。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只有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党才能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权。

坚持问题导向,才能在发扬斗争精神、做到立破并举中把握历史主动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过程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彰显了鲜明的问题意识、问题导向,体现了强烈的担当精神、斗争精神。十年前,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面对党内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等问题,提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面对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等问题,提出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等等。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更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

坚持系统观念,是把握历史主动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系统观念为我们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基础性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领域各方面,是运用系统观念把握事物发展规律、赢得历史主动的光辉典范。坚持战略思维,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党和国家事业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坚持历史思维,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揭示出过去为什么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秘诀;坚持辩证思维,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思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法治思维,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坚持底线思维,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我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我们党才能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赢得未来。

坚持胸怀天下,为把握历史主动提供了宽广视野、开辟了宏大格局

只有坚持胸怀天下,才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等一系列重大理念和主张,科学回答了“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等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完善外交总体布局,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只有拓展世界眼光,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党才能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世界历史车轮向着更加美好的前途前进。


 

充分发挥高校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中的重要作用

发表时间:2023-03-21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概括和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并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论断凸显了高质量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关联,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丰富和发展现代化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这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坚持“四个第一”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当前,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科技的创新动力来自人才,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又依赖于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可见,发展是引领,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这四者各有侧重又有机统一、协同发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的驱动引擎。其在实践层面则是必须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持续联动、系统集成,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必须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物质文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首先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之一的重大论断,我们党始终将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一以贯之推进高质量发展。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已然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长期共识。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本质要求、首要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方方面面都要强起来。”其中,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发挥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第一”两字凸显了科技在生产力诸要素、诸环节中的主导作用,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此外,纵观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虽道路不尽相同,但科技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迈向繁荣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期以来,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很大程度上倚赖工业革命以来的科技优势形成了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化模式、以自身为标准的文明理论,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居主导地位。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重构全球创新版图。科学技术成为百年变局中的关键变量,正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世界现代化向前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上,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从而占领未来科技制高点,赢得国际竞争战略主动。

预览结束,会员登录后免费立即下载

公文汇 gongwenhui.com ,汇集致辞讲话、计划总结、工作报告等优质办公文稿下载。仅供学习,请勿他用! | 客服VX:yimishu

Copyright © 2018-2023 公文汇 GongWen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