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经济类理论文章汇编(29篇) (2)
为什么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张旭
2022-06-30
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只有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优势,不断巩固和加强这个优势,才能够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雄厚的基础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没有全国统一大市场,就难以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分工的发展使市场规模得到扩大,也使生产迂回程度得到提高,生产过程和产品变得日益复杂。在现代化集成生产和集团创新的全新生产技术组织方式下,不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就不能破除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和单打独斗的局面,就不能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没有全国统一大市场,就难以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要使我国制造业企业能够不断做强做大做优,培育出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首先就需要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使其在不断进行技术积累和资本积累的基础上实现突破。
没有全国统一大市场,就难以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部署。推动科技创新和突破产业瓶颈,必须通过统一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集合优势资源,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上实现科技成果创新和转化的良性互动。
没有全国统一大市场,就难以克服各种市场壁垒。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可以有效发挥市场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而且能够真正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有利于在市场竞争中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
没有全国统一大市场,就难以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必须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实施有效监管,也必须在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得到落实。只有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才能在统一规则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没有全国统一大市场,就难以建立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有赖于尽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成功获得领先地位的国家,都拥有统一稳定的国内市场,并最终形成了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的良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并以此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从此意义上说,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既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选择,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
优化制造业要素供给与配置
邓洲 黄娅娜
2022-06-29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所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主要生产部门,又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生产要素发生明显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供应有所收缩、节能减排约束增强、数据要素应用不足等制约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效率提升,制造业表现出要素投入不足和要素回报率相对较低的特征。如何在新发展阶段进一步优化制造业要素供给与配置、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要素供给特征发生变化
从劳动力看,供给数量增长趋缓、质量提高。劳动力是各行业发展的首要生产要素。得益于人口基数大,我国就业人口数量较大,但随着人口增长趋缓,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显现。同时,受高等教育普及率上升的影响,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人数快速增长,每年向市场稳定输送高素质劳动力。在总的就业人口中,我国制造业就业规模和占比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制造业劳动力投入比重下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在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凸显了劳动力条件变化对制造业发展的约束。
从技术看,全社会研发投入和产出快速增长,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跃升。科学技术是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最核心的要素,制造业也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产业。近些年来,部分高技术含量的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但制造业仍然是技术创新的主要产业载体。
从土地看,大中城市土地供应收缩,工业用地占比回落。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人口持续向大中城市集中,住宅、工业、商业服务等各类用地需求保持增长,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增长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其中,工业用地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制造业为土地要素支付的成本并没有出现明显上升。未来一个时期,对工业用地的需求不会出现大幅增长,工业用地的供需能够在新的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
从能源看,制造业能源供需稳步增长,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占比下降。我国能源供给以煤为主,在碳排放压力逐步增大的情况下,提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应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制造业集中了大量高耗能产业,尽管近年来其能源消费占比有所下降,但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仍然较高,且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依赖程度高,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较为迫切。
从数据看,我国数据要素资源丰富,但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还处于浅层。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受益于人口数量和产业规模,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数据资源大国,与算力相关的技术研发和业态创新也在快速发展,庞大的数据要素资源和先进的算力基础设施推动许多产业涌现出新业态新模式。但也要看到,制造业对数据要素的应用尚不充分,对算力的需求主要来自研发、管理、营销等环节,数据要素参与制造业生产并创造更多价值的能力不足,我国数据资源、算力资源和制造业的结合还有待提升。
关键是保障供给和优化配置
保障制造业要素供给、优化制造业要素配置,需有明确的政策思路。在要素供给数量方面,需保障制造业基本要素供给稳定,这是保持制造业比重在合理区间的重要基础;在要素配置方面,要加快形成统一要素市场,畅通要素跨行业、跨区域流动,将优化要素配置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在要素质量和结构方面,需增强制造业吸引技术、人才、数据等高端要素的能力,在要素供给总量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着力改善要素供给结构,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在要素利用效率方面,需不断提升传统要素在制造业各部门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转化效率,同时不断创新高端要素在制造业领域实现价值创造的途径和模式,将保障和优化制造业要素供给与配置同实现“双碳”目标相结合,持续提高制造业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一是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要素资源跨行业综合利用。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各有优势和短板,制造业拥有成熟、稳定的生产模式和雄厚的资本、技术、人才积累,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具有高成长预期和广阔发展前景,对人才、资本的吸引力大于制造业。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制造业提升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对此,要着力破除现存体制机制障碍,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加大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制造业企业要提升产业分工协作水平,促进要素资源在不同业务部门的优化整合。同时,要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要素流动和要素共享的重要载体,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研发设计和科技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推动高端要素在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顺畅流动,探索更多跨行业共享要素资源的新模式。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稿
- 11-222024年党建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汇编(4篇)
- 11-222024年度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报告汇编(5篇)
- 11-22保密工作专题经验交流材料汇编(9篇)
- 11-22党支部打造党建品牌纪实材料汇编(6篇)
- 11-22各级局机关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汇编(8篇)
- 11-222024年干部考察现实表现材料(5篇)
- 11-222024年抓党建述职报告汇编(11篇)
- 11-22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汇编(4篇)(镇乡、街道)
- 11-222024年农业农村工作等专项工作总结汇编(7篇)
- 11-22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汇编(3篇)
阅读排行
推荐文稿
- 03-222023年两会时评汇编(15篇)
- 02-012022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文稿汇编(6篇)
- 02-28开展“三抓三促”(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行动专题研讨心得发言文稿汇编
- 03-09“三抓三促”行动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文稿汇编(5篇)
- 01-172022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文稿汇编(22篇)
- 02-06【写作素材汇编】民主生活会批评意见汇总(1841条,155万字)
- 01-24在2023年“开门红”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发言汇编(28篇)
- 02-14(20230208)5000套小标题汇编
- 02-132022年专题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文稿汇编
- 02-032022年政协党组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文稿汇编(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