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汇 gongwenhui.com ,汇集致辞讲话、计划总结、工作报告等优质办公文稿下载。仅供学习,请勿他用!
多个关键词搜索,空格分隔

公文汇编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文汇编

2022年基层视野学习心得汇编(25篇) (2)

时间:2022-12-24|栏目:公文汇编|点击:|


 

@党员干部 答好“民生卷”须常怀“三感”

发布时间:2022-9-22

 

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民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头等大事。广大党员干部应对标对表,心系“国之大者”,要始终常怀“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答好“民生卷”,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答好民生答卷,要始终心怀“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责任感。“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心怀“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责任感,将群众“一枝一叶”的小事当作“时时放心不下”的大事,始终把人民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办好一桩桩小事,做好一件件实事。广大党员干部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厚植为民情怀,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始终绷紧“责任弦”,拧紧“责任链”,同时也要有“甘为孺子牛”的胸怀和“甘当小学生”的境界,要沉下去、更要沉到底,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要让脚上沾满“泥土”,让身上充满“汗味”,不断提高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人民群众的问题困难办好办实,要用自己的“放心不下”换来群众的“放得下心”,努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答好民生答卷,要始终心怀“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心怀“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感,将为人民谋福祉具体落实到工作岗位的具体行动和工作实效中,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当好群众身边的“服务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去了解群众最根本的需求、直击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与基层群众吃在一起、干在一起、想在一起,说好群众话、办好群众事,更好地和群众打成一片,要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答好民生答卷,要始终心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心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把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小节解决在实处,把群众的事当自家的事,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要主动到问题的最前方,在想方设法寻求解题良方上用心,把功夫下在平时,多到关键岗位去锻炼和考验,不断提升办实事解难题的能力,推动群众的问题更好更快得到解决,用浓厚的生活气息、强烈的真情实感打动群众,一时一刻不放松、一丝一毫不马虎,“真心实意”干好群众工作,要牢记干字当头,静实干之心、聚实干之力、养实干之气,在实干担当中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


 

@选调生 以“三农”情怀唱响“乡土之歌”

发布时间:2022-9-22

 

2022923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强调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作为一名选调生,要脚沾泥土、深耕群众,埋头苦干、砥砺奋进,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同农民“称兄道弟”,做“土里又土气”的“新农人”。选调生走出校门踏入社会,一张白纸来到农村,大多数对“三农”工作缺少经验,与村民打交道、说土话是能最快了解村里基本情况的“捷径”。很多选调生不是当地人,来到村里之后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语言关”,方言晦涩难懂、交流受阻,只有学会方言才能和群众交流,因此与当地村民“多说话”“说土话”是一门“必修课”。在解决了“交流关”后,也要将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与村民多探讨、多沟通、多交流,当好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员”。遇到问题时,多去寻求老支书、老干部、老党员的帮助。在“家长里短”中拉近与村民之间的距离,在与人民群众打交道中褪去“书生气”、增添“泥土香”。

对农业“知根知底”,做“懂农更爱农”的“土专家”。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选调生们来到村里之后,光会讲土话还不够,“只有沉得越深,工作才会越实”,因此驻村的选调生要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村里的农作物种植、家禽家畜养殖等“体力劳动”当中,在观看中学习,在流汗中成长。确保选调生能够“知农时、懂农事”,要走得了农村路,吃得惯农家饭,说得来农家话,真正与广大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做到知农事、懂农情、解农忧,做农民的好朋友、村里的“当地人”。多向村里回引的“致富能手”、身怀绝技的“乡土专家”请教乡村振兴经验,做到“懂农更爱农”,让选调生们成为奋斗在乡村一线的“土专家”。

与农村“同频共振”,做“身在情更在”的“好后生”。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了多少真情。七年知青岁月,让青年习近平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农民的生存状况,真切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冷暖甘苦,而每一名选调生都有属于自己的“梁家河”和“知青岁月”。初心如磐,使命如炬,当代选调生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乡村振兴,正当其时!乡村要振兴“农民必须富,农民必须强,农村必须美”。选调生作为乡村振兴“生力军”,要精准锚定目标,理清工作思路,深挖乡村资源,立足地方特色,保持传统风貌,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多维度上实现多样化、差异化发展,避免“模式化”“统一化”,不让农村失去“村味”、失去“原色”。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态度扎根农村大地,做新时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好后生”。


 

“最强大脑”打造乡村振兴“战斗引擎”

发布时间:2022-9-22

 

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发行,其中第十五和第二十一专题都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资源。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答好“三农”题卷,关键在人,要瞄准人才“源动力”,做好“全篇文章”,将“最强大脑”打造成乡村人才振兴“战斗引擎”。

用心栽培打造“最优栖所”,梧桐树成凤来栖。“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解决乡村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离不开人才这把“万能钥匙”。“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要想干成事,离不开众力所聚,但是乡村工作点多面广,要了解“缺什么”,才能知道“引什么”。因此,应紧贴乡村资源禀赋,从人才需求“重灾区”出发,引进“紧需急求”专业人士。基层工作者要愿当“伯乐”,拿出“三顾茅庐”“周公吐脯”“月下追韩信”的态度,抓住乡村振兴和人才自我实现价值的有机结合点,从政策倾斜、资源支持、人文关怀、福利待遇等方面,去优化基层政治环境、工作环境、人际环境和生活环境,用“柔性引才”“弹性工作”实现人才和乡村的“双向选择”“双向奔赴”,让人才来之安之,引的进,留的下。

精雕细琢搭出“战斗引擎”,玉汝于成上九霄。“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要想知道引进的是“雏鸡”还是“鸾凤”,必须烈火燃金,石上磨刀,事上练人,大浪淘沙,洗去滥竽充数的“污泥”。建立完善的管人用人机制,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尽其才”,给人才搭台、铺路、送梯,鼓励人才交流,互相为师,发挥“传帮带”作用,做到“以才养才”,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探索名师带高徒模式,建立规范化教育培训模式,让更多的乡土人才“破土而出”,充实到重大项目中,以行践学,炼就能接“烫手山芋”的硬本领。“不待扬鞭自奋蹄”,要避免出现“现代伤仲永”和“吃空饷”事件,坚持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用严格公正戒除虚而不实的“评价套路”,最大限度地提高战斗力,激活人才“引擎”。

百花齐放形成“蝶变效应”,遍地开花香万里。“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自然生态好则万物生长,人才生态好则群贤毕至。乡村要赢得和城市的“抢人大赛”,还是要关注自然禀赋优势,突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风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滋味、“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怡人之境,让泥土气息去“诱蝶”。打好“乡情牌”,铺好“返乡路”,做好“一老一小”和“宅基地”保护工作,让“告老还乡”“落叶归根”成为“潮流”,同时通过“双招双引”“人才引进”等政策,吸引各类专业人才充实到乡村振兴工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山东“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制度”,通过“引进一个人才、集聚一个团队、带活一批村庄”的模式,发挥人才“磁力”效应,实现“楚才晋用”,借“智”发展,保证乡村振兴“活水”不断。

“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千秋基业,人才为先,要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通过“外引内蓄”充实人才资源库,在管理上去“行政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人才松绑、放权,让人才这块“金字招牌”在基层一线熠熠生辉。


 

干部 思大国“粮”策保粮食安全

发布时间:2022-9-22

 

922日,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强调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强化粮食安全保障,稳住农业基本盘。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推动科技创新、发扬节约精神,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增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的忧患意识,实现藏粮于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面对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全球经济危机、疫情、气象灾害、部分地区战争等影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把握“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的硬道理,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要扎实开展撂荒地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摸清家底”,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牢牢抓紧“中国粮袋”、端稳“中国饭碗”。

预览结束,会员登录后免费立即下载

公文汇 gongwenhui.com ,汇集致辞讲话、计划总结、工作报告等优质办公文稿下载。仅供学习,请勿他用! | 客服VX:yimishu

Copyright © 2018-2023 公文汇 GongWen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