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汇 gongwenhui.com ,汇集致辞讲话、计划总结、工作报告等优质办公文稿下载。仅供学习,请勿他用!
多个关键词搜索,空格分隔

公文汇编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文汇编

团史故事宣讲文稿汇编(2篇)

时间:2022-12-23|栏目:公文汇编|点击:|

 

团史故事宣讲材料汇编(2篇)

 

 


 

共青团协助共产党掀起革命浪潮

 

共青团协助共产党掀起革命浪潮

在大革命的浪潮过程中,经过共产党、共青团的群众发动工作,中国的广大民众都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迅速掀起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斗争的高潮。共青团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中国青年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线,用无数光荣的战绩在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

<中国青年>创刊和共青团参加思想文化战线斗争

创刊背景:在大革命的发动时期,正值广大青年时期在经历了五四运动之后,感到为救国而处处碰壁,陷入“梦醒之后无路可走”之境之时。中共三大提出:“社会主义青年团对于青年学生应从普通的文化宣传进而为主义的宣传,应从一般的学生运动引导青年学生到反对军阀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根据这一要求,青年团中央在团机关刊《先驱》停刊两个月后,于1923年10月20日出版了新的机关刊《中国青年》创刊号。

《中国青年》要帮助广大青年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和命运多舛的人生。“要引导一般青年到活动的路上”,“要引导一般青年到强健的路上”,为此,《中国青年》以极大的篇幅,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详尽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现状,指出,在中国最跋扈的帝国主义,军阀、买办不过是帝国主义卵翼下的附属品,军阀混战和人民贫困都是由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作祟。当时团中央非常重视中国青年的编刊工作,中国共产党的一批理论家,宣传家和团中央的领导人如恽代英、肖楚女、林育南、任弼时、邓中夏、张太雷、李求实等先后担任主编。

除译载高尔基等苏俄作家的作品外,《中国青年》也发表过一批较好的革命文学创作,如瞿秋白的《那个城》,朱自清的《赠友》,赵声的《遗诗》,绍吾的《我站在喜马拉雅山的山巅》,吴雨铭的《烈士集》(组诗,共65首),一声的《奴隶们的誓言》、《十月革命》、《誓诗》,光赤的《疯儿》等。第144期还以《论党的出版物与文学》为题,译载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一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团员和青年参加北伐战争

1926年7月,广东革命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正式出师北伐。团中央立即响应党的号召,召开第三次扩大会议,动员和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参加北伐战争。

同时,学生运动迅猛发展,泉州改组了各校学生自治会为学生会,并联合成立了全县学生联合会。其次,进步青年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各地不少的工会和农会也都很快建立和发展起来,泉州青年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以及国民党左派青年深入工农,在市郊市区以及同安等地开办夜校,吸收工农学习文化,宣传革命道理,向工农指出受苦受难的原因在于军阀政府贪官污吏的压迫,土豪劣绅的剥削,启发其阶级觉悟,号召组织起来,打倒军阀,打倒列强,然后进行组织工会,农协的活动。

北伐战争纪念馆

北伐军进入福州后,福州工人组织起很多工会,不少青年学生都休学,参加革命,到工厂去进行宣传活动,搞组织工会工作。中共福州特委还派了一批农民子弟和学生,深入福州郊区农村,发动组织村民。再次反对帝国主义的群众斗争也迅速高涨,1927年1月,福州青年纷纷起来响应汉口,九江人民的斗争,厦门学生召集各界反英反奉(奉系军阀,日本帝国主义走狗,此时又勾结上英帝国主义)大会,认真宣讲汉口九江惨案的前前后后,并发出告福建民众书,号召全省人民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蹂躏,打倒帝国主义。福州学生群起捣毁了日本商店,没收并焚毁了大批外国货物,并禁止外国货物在港口卸货。

经过共产党共青团的群众发动工作,中国的广大民众都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迅速掀起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斗争的高潮。

在人民革命运动中发展的青年团

青年团投身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都以主要精力从事工人运动。在党组织的发动和领导下,中国工人阶级的觉悟很快得到提高,工人运动开始出现蓬勃兴起的局面。从1922年1月开始,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前后持续时间达13个月之久。在此期间,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多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0万以上。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后,也立即带领各地的团员和青年积极投身工人运动之中。在著名的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和二七大罢工中,青年团员和青年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发挥了先锋骨干作用。罢工之后,安源的地方团组织迅速发展,当年的冬天团员总数已达到100多人,年底就建立了团的地方执行委员会,安源也成为青年团正式成立后最早建立地方团委的地区之一。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二七”大惨案宣言》,揭露了军阀吴佩孚屠杀京汉铁路工人的罪行,号召中国人民和青年团结起来,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

青年团开展反帝反封学生运动

在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同时,还发动和领导青年知识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加强了对青年学生运动的领导,使五四运动以后相对沉寂的学生运动又重新活跃起来。

发起非基督教运动,反帝国主义文化侵略

1922年初,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准备于当年4月在北京召开大会,消息传出后,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倡导下,北京、上海首先发起了非基督教运动。当时《先驱》刊登了非基督教学生同盟的宣言和章程,其中就指出世界的资本主义“先后拥入中国,实行经济的侵略主义了,而现在的基督教及基督教会,就是这经济侵略的先锋队”,之后非基督教运动在全国迅速展开,各地纷纷建立起了非基督教组织。在这次活动中,许多地方的青年团员都成为了这次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学生运动的骨干积极分子。

(1922年3月15日,《先驱》第四号作为“非基督教学生同盟号”出版,在这期专号上,刊登了非基督教学生同盟的宣言和章程。)

“驱彭挽蔡”运动,反封建军阀统治

1922年底,当时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彭允彝以整顿校风为名,排除异己安置私党,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不愿与彭允彝为伍,愤然提出辞职。消息一出,群情哗然,北京各校师生发起“驱彭挽蔡”运动。北京学生当时还举行了两次请愿活动,但遭到了军警的无情打压。在这种情形下,党团组织及时引导了学生看清事件本质,把斗争锋芒指向封建军阀政府,这场“驱彭挽蔡”的学生运动开始向“打倒军阀”转变,此时学生运动也开始向全国扩展,抗议军阀政府暴行,经过广大青年的坚决斗争,1923年北洋政府免去了彭允彝的职务,学生斗争取得胜利。

党、团组织通过发动非基督教运动和“驱彭挽蔡”斗争,使得全国各地的学生都重新组织起来,使学生运动接受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建设自由独立民主国家,为被压迫的民众利益而奋斗的政治目标。从中也可见,中国青年团组织是根据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要求和适应中国革命发展需要建立起来的,其在建立初始,就自觉不自觉地发挥着党的助手和预备学校的作用,并在民主革命的发展中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逐渐走向成熟。

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少年先锋队

《少年先锋》杂志

1927年11月,共青团中央局扩大会议上作出了《政治任务决议案》,向全团提出:尽量发展青年工人的经济斗争、发动农民斗争、注意士兵工作和同志武装训练等7项具体的工作任务。在阐述发动农民斗争这项任务时,《决议案》指出:扩大会特此决定在农村中应普遍的组织少年先锋队,以团结广大青年农民群众,在有农协组织之处应受农协指挥,各地应即开始进行此种工作。

为了切实做好普遍组织少年先锋队工作,在会议通过的《农村青年工作决议案》中,还对如何组织少年先锋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各地应在农村中组织少年先锋队,尤其在湘、鄂、赣、粤、苏等省应立即开始进行。

少年先锋队这一组织是含有政治、军事和体育的性质,是本团领导青年农民群众参加和发动农民斗争的力量,应使其尽量公开或半公开存在与发展。

团中央局扩大会议后,各地团组织通过贯彻会议精神,开始了组织少年先锋队工作,到1928年7月共青团五大召开时,全国的少先队员达到8万人。

共青团五大通过的有关工作决议也把在农村组织少年先锋队的工作作为全团的工作任务明确向全团提了出来。此后,在一些党和团发布的文件中,凡涉及农村青年工作时都要提到少年先锋队工作问题,并且逐步明确指出,少年先锋队不能是“第二团”,也不能是单纯的武装组织,更不是体育、文化组织,而是党委托共青团领导由劳动阶级家庭出身的青少年群众组织,这个组织能够公开或半公开活动,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成为内部组织。

1931年1月9日团中央正式通过了《苏维埃区域少年先锋队工作的决议》,对少年先锋队组织的性质、任务和组织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为根据地少年先锋队工作的普遍开展提供了可遵循的依据。

从总体上说,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少年先锋队,是革命根据地广大劳动青年的群众组织,带有半军事化性质,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后备军。

参加的成员是15岁~23岁的男女劳动青年,共青团员则必须参加,并成为少先队的领导骨干。

苏区少年先锋队组织大都成立于各革命根据地发展初期。1929年3月,赣东北信江特委成立后,出于斗争形势的需要,成立了少年先锋队。同年8月~9月,湘鄂赣和湘赣根据地的部分县也成立了少年先锋队组织。

随着根据地的扩大和发展,各革命根据地少年先锋队组织不断发展和壮大,至1930年,广东的东江、湖北的鄂西、鄂东、鄂东北、江西的赣西南、赣东北、湘鄂赣边以及福建的闽西等都已普遍建立了少年先锋队各级组织。1930年11月,湘鄂赣苏区召开少年先锋队全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时,共有少年先锋队员106885人。

为加强对全苏区少年先锋队工作的宣传和指导,总队部主办的《少年先锋》于1932年8月1日在江西瑞金正式创刊。《少年先锋》由少年先锋编辑委员会编辑,瑞金汀洲少年先锋总发行所发行。

《少年先锋》的主要栏目有:“参加革命战争”“模范队员”“轻骑队”“来电”等。主要撰稿者有张爱萍、刘玉堂、王盛荣、周济、魏挺群等。《少年先锋》共出刊6期,至1932年11月,因苏区财政困难等原因停刊。

施行团员证制度的由来

中国青年团组织建立后,曾经在大革命时期颁发和使用过团员证,后来由于适应革命形势的要求,不再施行。抗日战争时期一些地区的青年救国会组织在成立初期也颁发过会员证,但是也没有坚持下来。解放战争时期,试建团时,个别解放区也颁发过团员证,但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后并没有建立团员证制度,所以新中国成立后,直到改革开放前都没有颁发过团员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在一些实行经济体制改革较早的地区,开始出现外出流动团员,这些地区的基层团组织为了加强对外出流动团员的管理,自行设计了团员卡片,注明团员姓名和团内职务,为他们外出时参加团的活动提供方便。

1984年,共青团全团基层工作会议总结了基层的做法和经验,决定在全团试行“临时外出团员证”制度,规定流动团员可以持证参加所到地区团组织的活动,接受当地团组织管理。

1985年4月,共青团深圳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正式试行团员证。试行结果表明,这项制度对于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团员管理,促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是行之有效的。

预览结束,会员登录后免费立即下载

公文汇 gongwenhui.com ,汇集致辞讲话、计划总结、工作报告等优质办公文稿下载。仅供学习,请勿他用! | 客服VX:yimishu

Copyright © 2018-2023 公文汇 GongWen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