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党建汇编(6篇)
基于三重逻辑视角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
发表时间:2022-11-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代会报告中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发展大势和国家发展全局,着眼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出了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
党代会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极具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要基于理论、历史和实践三重逻辑视角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其科学理论体系、厚重历史根基和正确实践路径。
基于理论逻辑视角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科学理论体系。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坚持用真理说服人,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教育重在培育具有完整人格的人,要遵从“天人和谐”,做到“内圣外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等,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从理论层面深刻阐释了教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基于历史逻辑视角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厚重历史根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从历史逻辑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根植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历史中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思想,汲取了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磅礴精神力量,同时也借鉴了当今世界优秀教育成果,总结了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从纵向的时间维度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经验进行了丰富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我们做好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遵循。我们要以“大历史观+宽视野”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厚重历史根基。
基于实践逻辑视角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正确实践路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坚持实践标准,通过召开系列重大会议、印发系列重要文件,从制度层面构建教育实践的“四梁八柱”。《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一书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实践层面上,加强教育扶贫力度,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双一流”建设重大战略部署,聚焦教育强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经过不懈努力,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不断推动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代会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发展规律、对当今时代特征、对未来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一如既往的关心重视,对新时代新征程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的准确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各高校要持续强化思想引领,增强理论武装,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为指引,以“十大育人”体系为抓手,创新构建思政工作大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严于律己 严负其责 严管所辖
发表时间:2022-11-09
严生威,也生畏;严出好作用,也出好养成。严一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管党治党的主基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督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对违反党纪的问题,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这一重要部署,反映了我们党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的鲜明态度,也是对领导干部纪律建设提出严之又严、全面从严的更高要求。
“唯自净者可以净人,唯自律者可以律人。”领导干部身后有“千军万马”,要想管住他人,自己首先要严于律己、勤政廉洁。否则,“如蒙不洁,虽有它美,莫能自赎”。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很多优秀领导干部,譬如鞠躬尽瘁的焦裕禄、两袖清风的杨善洲、敢于担当的杨业功,他们之所以具有“不令而行”的领导力,根本在于严于律己、严控自身,做到了党要求做什么,自己首先带头做;党要求不做什么,自己首先坚持不做。严于律己,严的是政治品质、纪律规矩,律的是思想操守、道德修养,这一切刻印于为官为人的细节,彰显于具体而微的点滴,关乎精神气质、格局境界。一个严于律己的领导干部,必定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知行合一、表里如一,清清白白、慎微慎独。
“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领导干部肩负时代重托,必须严负其责。把责任牢记于心、贯彻于行,让初心永远保鲜、永不褪色。在实际工作中,为什么有的领导干部能苦干实干,留下美好的政绩政声;而有的犹如过眼云烟,没能给百姓留下好的印象,甚至留下一堆烂摊子?究其原因,就在于是否严于尽责、勤于履责。“四有”县委书记谷文昌,视使命重于生命,坚持“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带领人民群众把一座荒岛建设成绿洲,为领导干部作出了榜样。权力就是责任,有责就要担当。领导干部职权责作用于一身,不能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为政有责、兴业有责、管理有责,责任体现在事事处处、时时刻刻。俗话说,为官避事平生耻。严负其责,就是要敢于下深水、涉险滩、啃硬骨头,该做的事,知重负重、攻坚克难,顶着压力也要干;该负的责,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冒着风险也要担。只有严于尽责、心中有责、履职尽责,才能对得起领导干部的身份。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句话还有一层深意,就是领导干部不仅要严管自己,更要严管所辖,让自己负责的单位和地方风清气正,让自己带的队伍干净清爽。一名优秀的领导,不仅抓自身、严自身,更要抓单位、严部属。如果领导干部只管住自己,管不好部属、带不好队伍,也不是一名好领导。现实生活中,少数领导干部自身做得很好,却放任部属和身边人,这其实不是好干部,而是信奉好人主义、当老好人,危害决不可小觑。严管就是厚爱。爱单位、爱部属,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表现在严格管理、严格约束、严防事故上。党规党纪对领导干部赋予了管理职责,如果单位和部属出问题,领导干部也脱不了干系。严管所辖,就是要立起标准、树起标尺,精准落实到每个人、每件事,严格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仅管出新风尚、新作风,还要管出新业绩、新发展。
严是要求,也是常态。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这三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缺一不可,其中严于律己是前提,严负其责是关键,严管所辖是保证。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我们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严的基调一刻也不能降。领导干部唯有既律己,又律人,成为群众心中的好干部,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开辟新境界。
增强忧患意识
发表时间:2022-11-08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精神特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些古语都体现了深深的忧患意识。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代会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党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时刻准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这种忧患意识深刻体现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在革命即将胜利之际,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此,要有“进京赶考”的思想准备,保持“两个务必”的政治清醒。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增强忧患意识,才能保持清醒头脑,发现问题苗头,预见形势发展走向,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顺利推进党和国家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求全党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强调“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党的十九大报告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首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新时代十年,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践充分证明,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稿
- 11-222024年党建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汇编(4篇)
- 11-222024年度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报告汇编(5篇)
- 11-22保密工作专题经验交流材料汇编(9篇)
- 11-22党支部打造党建品牌纪实材料汇编(6篇)
- 11-22各级局机关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汇编(8篇)
- 11-222024年干部考察现实表现材料(5篇)
- 11-222024年抓党建述职报告汇编(11篇)
- 11-22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汇编(4篇)(镇乡、街道)
- 11-222024年农业农村工作等专项工作总结汇编(7篇)
- 11-22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汇编(3篇)
阅读排行
推荐文稿
- 03-222023年两会时评汇编(15篇)
- 02-012022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文稿汇编(6篇)
- 02-28开展“三抓三促”(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行动专题研讨心得发言文稿汇编
- 03-09“三抓三促”行动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文稿汇编(5篇)
- 01-172022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文稿汇编(22篇)
- 02-06【写作素材汇编】民主生活会批评意见汇总(1841条,155万字)
- 01-24在2023年“开门红”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发言汇编(28篇)
- 02-14(20230208)5000套小标题汇编
- 02-132022年专题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文稿汇编
- 02-032022年政协党组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文稿汇编(10篇)